请联系Telegram电报飞机号:@hg4123

河床是国家【 / 】河床是国家的吗

2024-08-23 14:32:23 儿童足球 示惠丽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河床是国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河床是国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西安市的海拔是多少米?

大概在400米左右,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极大,秦岭山脉主脊海拔2000米~2800米,其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巅海拔3867米,是大陆中部最高山峰。渭河平原海拔400米~700米,其中东北端渭河河床最低处海拔345米。西安城区便建立在渭河平原的二级阶地上。

西安,古称长安、镐京,现为陕西省省会、副省级市、国家区域中心城市(西北),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,国家重要的科研、教育和工业基地 。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,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81年确定的“世界历史名城”,美媒评选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。 地处关中平原中部,北濒渭河,南依秦岭,八水润长安。下辖11区2县,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,2016年建成区面积548.6平方公里。拥有西咸新区、陕西自贸区、西安港等经济工业高地。2016年末常住人口883.21万,其中城镇人口648.54万人。

长安自古帝王都,其先后有西周、秦、西汉、新莽、东汉、西晋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,是中国。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,丝绸之路的起点。 丰镐都城、秦阿房宫、兵马俑,汉未央宫、长乐宫,隋大兴城,唐大明宫、兴庆宫等勾勒出“长安情结”。

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、全国文明城市之一,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,分别是:秦始皇陵及兵马俑、大雁塔、小雁塔、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、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、兴教寺塔。另有西安城墙、钟鼓楼、华清池、终南山、大唐芙蓉园、陕西历史博物馆、西安碑林等景点。

西安市的海拔是400米。

西安市区平均海拔400米,最高处的南部原区690米,最低处临近渭河滩地区为307米,地势大体东南高,西北与西南低。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,巍峨峻峭、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、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线分明,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

这么多大河流都能通航为什么黄河中下游没有通航呢?

首先澄清一个问题:历史上大多数时候,黄河中下游是完全通航的。黄河不能完全通航,是清朝晚期开始的,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这段时间。

河床是国家【 / 】河床是国家的吗

历史上很长时期均可通航

黄河中游航运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壶口瀑布。但是,翻开黄河晋陕峡谷两岸各县县志可以发现,途径黄河三门峡的漕运从秦国就开始了,历秦、汉、魏、晋、隋、唐、宋等朝约千余年间。汉唐时期,黄河年漕运量高达400—600万石,是历史上的通航高峰。后来由于人口暴增,土地开发过度,黄河上游生态破坏加剧,土地沙化严重,黄河泥沙含量剧增,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,使隋唐以后,黄河三门峡漕运规模开始减小,北宋以后,经黄河三门峡漕运的规模就比以前小多了,清乾隆以后黄河中游漕运逐渐终止,只能在部分水域分段通航。

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,为了根治黄河水患,多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横截黄河,增加了黄河通航障碍。比如1957年开工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,由于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,工程建设没有考虑到通航问题,未预留船闸的位置。1965年实施改建工程时,大坝船闸位置被排沙洞所占据,从而使三门峡水利枢纽成为黄河中游重要的碍航闸坝。此后在黄河中游干流上建成的天桥、万家寨、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,都未同时建成通航船闸。这些设施仿佛一座座栅栏将黄河航道硬生生地割裂开来。致使黄河航道日益衰落,到2000年初,分段通航里程累计仅1900余千米,不足干流河道总长的40%。

为何渐渐丧失了通航价值

1.首先是黄河的来水量。航船需要足够的水深,水量不足,自然无法通航。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生态的原因,新中国以来,黄河下游的来水量越来越少,以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。据统计,在1972~1996年的25年间,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,平均4年3次断流。1987年后几乎连年断流,1997年黄河下游甚至断流达200多天。

2.航道条件差。通航,除了需要足够多的水,还需要达到航道的标准才能行船。而黄河下游水流极缓,泥沙又多,很多地段的整个河道多为滩涂,沙洲密布,串沟众多——这种河段被称作游荡性河段,河道条件复杂,很难确认哪个才是河流主干,水流宽、浅、散、乱,很难设置固定航道。

3.经济效应差。通航的目的,无论行人,还是载货,归根结底是经济效应,否则干嘛去劳心费力。但是黄河下游多为地上河,换句话说,河床比两旁地势还高,有的甚至高出十几米。这导致修造码头极其困难,且下游没有支流汇入,也就意味着没有分航道。

如果说主航道好比高速公路,那么,码头就好比下道口,支航道好比与其他高速公路的互通切换路口,如果一条高速公路几百公里都没有下道口和互通切换口,意味着对途径地区没带去也没带走任何经济价值。那么,这条高速公路的经济价值就很低,也不会有人愿意去走这条道。黄河下游正是这个道理。

由于以上三点原因,什么凌汛期,什么桥梁工程影响等,都不需要考虑,因为即使没有这几个因素,仅仅前面三个原因就已经不可能发展得起航运。

不过,国家正在治理,计划通航,拭目以待。

黄河虽说是我国第二长河,但水量不足,且含泥量大,至中下游后水势趋缓,形成淤积,水位较浅,入海口则是大面积滩涂,没有开发利用,疏浚也较为困难。因此,不能通行大型船只。不过,在小浪底和三门峡库区还是可以行驶船舶,但航程较短,没有经济价值。

黄河中下游之所以没有通航能力,主要有两方面原因,第一是河道水量明显不足,第二是地上河存在无法通过河道四通八达。另外黄河称为大河更多是因为长度长,而不是水量大。

首先是中下游水量不足,本身黄河流域的降雨量就比较低,远不及长江流域、珠江流域,甚至比不了我国东北的河流。中上游有限的支流,大多位于甘肃、宁夏、山西、陕西这类缺水省份,支流经常随季节而出现干涸。加之黄河在河南境内修建了水利工程,只要不开闸放水,下游河道也经常见底,这样的情况别说大型运输,小型渔船都无法航行。

另外就是黄河地上河因素,传统的航运河道基本是四通八达,甚至人工修建的运河也是依托天然河道落差,而地上河的存在,不但不能通过支流进入,甚至进到干流河道都需要机械操作。航运河道本就为了货物运输,如果岸堤高于水平线,货物装卸都有困难,所以黄河只要还存在地上河,就无法通航。

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黄河年径流量太少,黄河与长江虽然并称我国两大长河,但长江的水量是黄河的17倍,且黄河中上游落差极大,只有下游不足800公里相对平缓。如果黄河适合通航的河道距离,也像长江那样将近3000公里,可能还有治理的措施出台,而放到当前只能是保持现状,没有清淤改造的必要。

欢迎点击关注,留言一起探讨。

黄河下游70年代还通航,之后公路发达了,水运没有生意,就停了,全中国除江苏外,都停了。只有苏北红红火火,凡河必有船,长江客运只剩三峡旅游。两广雨量充沛,广州到梧州、南宁、柳州,也很少有船,关键是没有生意。

呃,黄河中下游其实是通航的。中游不去说,内蒙、山西河段很多人都可以看到船。

目前黄河下游河南段航道可以分为以下几段: 豫陕交界处杨家村至三门峡大坝,主航道长124公里,属库区性航道,其中冯佐~大坝区间航道里程约45公里,非汛期最小水深1.6m以上,航宽在l00m以上,满足V级航道标准,除汛期外可季节性通航;.三门峡大坝至小浪底大坝段131公里,其中渑池坡头至小浪底大坝,长约87公里,处于水库深水区,水域宽阔,通航条件好,最小通航水深大于1.6m,满足V级航道标准;小浪底大坝至西霞院大坝16公里,满足V级航道标准;郑州黄河铁路桥至开封兰考县斜新庄。长152公里,枯水期相对稳定Ⅵ级航道标准,目前区间性通航;斜新庄到河南台前县张庄长230公里,Ⅵ级航道标准,区间季节性通航,总计中下游河南省黄河水系航道里程795公里(含支流水库航道38公里),通航里程552公里,其中五级航道通航里程132公里,六级航道通航里程382公里,七级航道38公里。目前除小浪底库区87公里航道能够进行客货运输和水库库区38公里航道能够进行客运外,其它航道有的受库区蓄水位影响只能季节性通航,有的与其它航道不联通,只能区间通航。

黄河下游开底运沙船

下游山东段的数据我没有找到,但上世纪90年代山东黄河造船厂曾经造出200吨的黄河下游专用驳船,用于黄河山东段的货运(当时山东地方船厂还搞出过小清河的专用驳船,后来小清河断航没用上,不知道近期小清河复航是否用得上)。这些资料当年的《舰船知识》、《航海》等杂志登载过。这家造船厂位于山东省齐河县,我查了一下,现在还开着。

上、仍在造船的山东齐河县黄河造船厂;中、黄河浮桥专用拖船;下、黄河挖沙船

黄河中下游航运不发达,和这一河段泥沙含量大、航道不稳定有关,也和三门峡以下渐成悬河、两岸支流注入少、沿岸适合建码头、尤其货运码头的河段少不无关系。此外,近几十年来黄河中下游大搞“梯级开发”,兴修了一系列以蓄洪调峰等为目的的水利工程,但因为黄河航利小,并未像长江等河流那样配套船闸,这也让原本就不怎么通畅的黄河中下游航道变得更加支离破碎。50年代中国在汉水上修建丹江口大坝,当时为了节约成本未修船闸,客货轮只能在坝前上岸,到坝后换乘,俗称“翻坝”。汉水是长江支流中航利最大的,最盛时机动船可以一路上行至甘肃境内的白河,尚且因为一座大坝造成航运的严重衰退(我亲自考察过),何况航利远逊、大坝却更多的黄河中下游?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床是国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河床是国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